余莺儿骗得帝王宠,菀贵人巧破阴谋局
作为嬛学十级学者,前几天温习旧故发现四大爷的各位娘娘小主,在宫斗之时的许多操作不仅狠毒凶险也涉及到刑法领域。按时间顺序,今天先来盘一盘嬛嬛升级路上第一个小boss——余莺儿。
余莺儿本是倚梅园中不起眼的宫女,但是极具事业心和上进心的她深知富贵险中求,靠偷听到的诗句冒充前一夜于园中祈福的甄嬛,在皇上面前吟出那句“容易莫摧残”,骗得皇上垂怜。因一时新鲜,雍正对其宠爱无限,后又凭一副好嗓子得了“妙音娘子”的封号晋为答应,一时风光无两在这实力盘根的后宫之中深得华妃娘娘青眼,收为入幕之宾。
可惜自古成功易,守功难;守功易,终功难。毫无根基、胸无点墨的余莺儿注定要遇到我们天命女主嬛嬛,并毫不意外的在与主角光环碰撞中败下阵来。心比天高的余莺儿心怀怨恨在华妃与丽嫔一党的唆使下向甄嬛下毒,毫不意外的被wuli机智的嬛嬛发现,达成成就:一条白绫。
展开全文
剧中余莺儿惨死,华妃虽受牵连却没有受到实质惩罚,这事儿要是放在现在必不可能是这个结果。那么带着法律的目光审视整个案件,应该是什么样的呢?
首先,余莺儿向甄嬛投毒,毒浸在甄嬛煮药的药罐盖子上,所有人都知道这锅药只有甄嬛可以喝,属于定时定点、精准打击,只求针对甄嬛一人、万无一失。这一危害行为并没有造成对其他不特定的大多数人威胁,所以不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。当然这种有目的性的投毒,故意杀人的罪名一定是逃不掉的,这其中不止是他一个人的操作,同时还有被她指示的侍女、太监的共犯问题。
其次,余莺儿作为华妃一党或者说被华妃利用,报复甄嬛而向其投毒一案,除余莺儿应当受到处罚外,华妃娘娘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呢?说起这个华妃也是可怜之人,可以说是主角光环下最惨反派,以后若有机会可以详细盘盘。但就此案中,华妃唆使余莺儿向甄嬛投毒,虽在剧中有主谋的架势,但是实践中并不构成间接正犯。其挑唆、提供毒药的行为可算得上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和帮助犯。
如今回顾甄嬛传,宫中各位娘娘小主一位位细心谋划、大胆操作,手下宫女太监一个个忠心护主、协力配合。大清皇上更是手段狠辣与兄弟间手足相残,看上去各位嫔妃依靠皇宠而活,反过来想其实皇上才是这森森宫墙内的终极反派。全程评价下来算得上是一个恶势力首脑和一众杀人犯相亲相爱,也是郎才女、貌无比般配的美好故事。
文章内容由法维刑辩团队律师助理陈婉宁提供
关注【法维刑辩团队】,了解更多法律知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