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时代,私家车走进千家万户,驾校也“乘风而上”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驾校已超1500家,相关从业人员也超过80万。
随着互联网+之风四处席卷,一大批互联网+学车平台相继诞生并受到各界以及资本们的关注。公安部、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《关于机动车驾驶证自学直考试点的公告》,4月1日起,自学直考即将实施,那驾考未来如何?传统驾校又将如何面对?互联网+学车能否借此迎来新的爆发点?
四痛一政,互联网+学车箭在弦上
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数据,2020年全国驾驶人数量突破4亿大关。这也形成了一个超1000亿人民币规模的市场。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市场、年轻人市场和女性市场,学车市场潜力巨大。而且互联网+学车恰巧处在“四痛一政”的节点上,即四个行业痛点加一项政策推动着互联网+学车向前迈进。
一痛:信息不对称。
学车价格、服务没有统一标准,学员准备报考驾校时也不知道哪个驾校好,甚至不知道去哪报名学车,驾校、学员、教练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。
二痛:驾校课程安排不合理。
传统驾校由于教学用车和教练有限,学员常常约不到车,而学员又因为工作、生活等原因,经常耽误学车时间,且约车需要电话反复沟通确认,十分耗时费力。
三痛:行业未标准化,定价混乱。
目前学车市场千人千价。除了考试费用、车油耗损费、教练工资和公司运营费外,还可能产生地区差异费、补考费用、空调费等各类费用。
四痛:传统驾校体系管理混乱,效率低下。
传统驾校对教练的监管不力,吃、拿、卡、要早已司空见惯。目前教学效率低下,考试通过率低等问题常在。
一政:政策给互联网+学车带来转机。
国务院网站发布了《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》(简称《意见》),其中驾驶证可以自学直考直接冲击了传统驾校。如自深圳实施自考驾照至今已经有7家驾校倒闭,国营驾校也未能幸免,深圳传统驾校招生情况狂跌50%。
这也恰好给互联网+学车平台成长的机会,整个行业开始呈现一片生机。
即便学员学车需求旺盛,互联网+学车平台也能顺利招生。
但这所有的前提条件是:1、学员的基数足够大,2、能熬到那天。目前学车的高客单价、高毛利以及足够大的市场规模也许能养活公司,但互联网+学车一定是场持久战,考验的是大家的耐力和内功。
总之,学车市场必将继续深度互联网化,学车行业必将打破现有的利益关系,重新洗牌。但目前互联网+学车平台仍有诸多问题待解,所有的平台都需要有创造稳定现金流的能力、建立足够的壁垒为最后的胜利做好充分的准备。